天福總裁李瑞河的茶情、鄉情、中國情
2007年07月10日
如果你有幸驅車經過福建漳詔高速公路“天福”服務區,就會驚訝地發現,任何的旅客都可以進入天福茶莊免費喝茶、休息。如今啊,這個由臺商 李瑞河 先生創辦的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以及天福集團旗下的世界最大的茶博物館——天福茶博物院和世界唯一的茶業高等學府,都已成為了臺商投資漳州的標志性景觀——一個到漳州不能不來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
遙想1992年,臺商 李瑞河 先生在臺灣大半輩子打拼起來的“天仁”基業,由于一場證券危機而遭滅頂之災。已經花甲之年的李瑞河還想東山再起,于是,他在1993年從臺灣回到了——祖籍地福建漳州,並且發下宏願,希望把中國茶重新推到極致,也把他在大陸建立起來的天福集團迅速作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茶葉生產、加工、銷售及文化旅遊一條龍的“茶葉王國”。
回到祖地投資的 李瑞河 先生,一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住在漳浦,他的茶事業也越辦越紅火,談及在祖國大陸的東山再起, 李瑞河 先生總是把成功歸于“感恩”,他說“這裏是我圓夢的地方,我感恩這個社會、感恩這塊大地、感恩這裏的環境,它讓我能夠擁有自我、並且做自己的事業。”
不僅如此, 李瑞河 先生還常常向前來參觀的海內外來賓表達他“深繫在茶緣上的茶情、鄉情、中國情”。他說過這樣一句感人至深的話,“茶樹的根在祖國大陸,我的根也在祖國大陸。愛茶、愛鄉、愛中國,應該是融為一體、密不可分的!”
7月10日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華之聲”《兩岸有約》節目時間裏,請跟隨雅萍的採訪錄音,走進臺商成功投資福建漳州的地標——天福集團,通過天福觀光茶園有限公司林伯琪總經理的講述,一起來領略天福總裁李瑞河的茶情、鄉情、中國情。
天福集團創建于1993年,這是一家由臺商 李瑞河 先生到祖國大陸創業的、集茶葉自產、制、銷、科研、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茶葉集團,也是農業科技園區重點科技創新型龍頭企業之一。本著"根植福建、香傳全國、名揚世界"的經營思路,天福集團迄今已設立了八家公司、五家茶葉、茶葉食品及茶葉蜜餞加工廠,遍布全國的600多家天福茗茶連銷店、以及佔地80畝天福茶博物院和各個茶科技試驗場,形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茶產業的產、供、銷一條龍企業集團,產品遠銷美、加、東南亞等地區。現在的天福集團成為了大陸茶業經營領域屈指可數的臺資企業。不只是種茶賣茶,開發新產品,而且延伸產業鏈,擴大在大陸的經營......
1997年11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天福813人參烏龍茶」被亞太經合組織高峰會(APEC)組委會選定為大會用茶及紀念品,一時間轟動兩岸,令天福的美譽度愈加聲名遠播;2001年上海APEC高峰會上,天福茗茶再次成為指定飲料和贈送給與會國家元首的紀念品。2005年在韓國釜山舉行的APEC高峰會上,天福集團的新產品“阿里山烏龍茶”和“臺灣鳳梨酥”又一次成為大會贈送參加峰會的各國政要的禮品。更可喜的是,在會議期間, 李瑞河 先生有幸晉見胡錦濤主席,向他報告天福集團的發展情況,得到了胡錦濤主席的首肯與讚許。2005年9月10日,胡主席在多倫多宴請華僑華人,宴會上,酒,用的是茅臺;茶,用的就是天福龍井茶。
說起來, 李瑞河 先生是出生在種茶世家。他的祖先在兩百多年前從福建省漳浦縣漂洋過海、帶著茶樹種來到臺灣,開始了李家在臺灣種茶的歷史。在茶樹叢下長大的李瑞河是李家的第七代傳人,7、8歲時便和奶奶免費為路人送茶水,17歲開始和父親經營茶葉生意,26歲在臺灣開設了自己的茶行。在臺灣近四十年的經營領域涉及制茶、連鎖茶藝館、證券投資、旅遊等行業,並在海外設立了連鎖公司。可就在李瑞河在臺灣的事業處于顛峰時期的時候,1990年,一件讓他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剛剛成立不久的兩家天仁證券公司也因為臺灣股市暴跌而損失慘重,賠了三十億新臺幣。經過兩年多的韜光養晦,背水一戰的李瑞河毅然把大陸作為一搏之地,決意到大陸投資發展。1994年10月,他在漳浦天福茶莊開業典禮上立下宏願:十年內,要在祖國各大城市建立100家茶葉連鎖店。當時,有很多人都認為他這個想法難以做到,但是,事在人為,他只用了五年的時間就提前完成了當初的目標。天福事業的順利進展,也令兩岸朋友刮目相看了!
如今, 李 先生的夢想早已如願以償,如果你來到福建省漳浦縣盤陀鎮,你就會發現這裏的一大片土地正在蓬勃開發,繼天福茶博物院、唐山過臺灣石雕園之後,全球第一所茶專業大學──天福茶職業技術學院也將在這裏崛起。人們都說—— 李瑞河 先生開辟了他人生的第二個春天……
去年五月,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一行專程來到漳浦,看望有三十多年交情的老朋友 李瑞河 先生, 李 先生親自陪同 江 先生參觀天福集團的“唐山過臺灣”石雕園、天福茶學院建設工地及天福茶博物院,在天福茶莊,江丙坤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通過參觀,他感觸很多,十多年來,大陸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很快;兩岸同文同種,臺商到大陸創業有很大的優勢、有很好的機會,他認為,天福集團李瑞河總裁的創業歷程,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記得早在2003年我駐點採訪時,就與這個頂著“天”字號的茶葉王國有過一次接觸,那是在品嘗了臺灣天仁集團茶味濃濃的“吃茶去”的茶膳之後,又採訪了天仁集團董事長 李勝治 先生,我記得他曾經非常感嘆地對我說,臺灣天仁十年的業績加總、都沒有福建天福幾年在大陸的營收高,後來,我了解到,天福集團係臺灣天仁集團的姊妹企業,創建于1993年,是一家集茶葉自產、制、銷、科研、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茶葉集團。天福在大陸的發展就是依循“臺灣天仁模式”而以茶事業為中心、發展壯大。于是,我當時也牢牢地記住了福建天福的名字,心想,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拜訪福建天福。不久前,我有機會來到天福觀光茶園有限公司,通過林伯琪總經理的講述,也再次領略了天福總裁 李瑞河 先生的茶情、鄉情、中國情。
據最新的一項統計資料,世界飲料市場上的中國茶消費量正在快速成長中。中國茶有養生的優點,兼之種類繁多,隨著大中華經濟圈政經實力日強、再加上現代人愈發講求健康之道,中國茶終將成為全球人士都能接受、喜愛的飲料。身兼臺灣天仁集團總裁的 李瑞河 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曾經說過,目前臺灣天仁在北美各大城市已有50余家分店,大陸天福也開始進軍國際市場。這兩大集團未來在北美市場上將並行發展,除了借由品牌區隔、照應不同顧客群外,兩係統銷售的產品也各有特色。他表示,除了華人市場,中國茶在全球市場都是大有可為的。
林伯琪總經理告訴我,每每談起一生鐘愛的茶, 李 先生就會神採飛揚,有說不完的話,他常常跟員工們講,"19世紀英國紅茶壟斷國際,20世紀美國可樂橫掃各地,21世紀中國茶將席卷全球。"而他自己的使命,則是為"讓中國茶席卷全球"實實在在地辦些事情。採訪中,林伯琪總經理向我介紹了天福現在所擁有的茶博院、高速公路休息站、天福石雕公園、以及即將開學的茶學院。
由 于李瑞河 先生在祖國大陸的成功發展,他也成為臺商投資大陸、成功創業的楷模。回首人生路,用他的話說,是“花甲再創業,芳草報故園。”也的確是“花甲再創業,芳草報故園。因為,一九九三年,年近花甲的李瑞河懷著對家鄉的濃厚感情,以“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決心,以“無年無節、不眠不休”的拼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開始在祖國大陸投資創辦了中國天福集團,花甲之年,也就是六十歲才到大陸投資發展,而他也的確是用芳草、也就是茶葉產業來報答和感恩祖國。
天福集團天福觀光茶園有限公司總經理 林伯琪 先生介紹說,如今的天福茗茶、天仁茗茶兩大名牌已風靡世界,李瑞河也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茶葉經銷商,在業界有“世界茶王”的盛譽。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對李瑞河在大陸再創事業第二春很佩服,稱讚他是個有遠見的優秀企業家。
張克輝副主席對于李瑞河投資大陸的歷程非常感興趣,他的評價是,“我對 李 先生的茶業務能力很佩服,同時,也對他對故鄉、對自己祖居地的熱愛感到很佩服,他不僅是個優秀的企業家、對文化教育也特別重視,因為他設了一個茶博物院,傳播茶文化,茶道。還有,他搞了一個石雕園,叫作唐山過臺灣,這對年輕人有教育意義。現在他進一步發展、辦茶學院,眼光看得很遠。”
的確,正如張克輝副主席所說的,李瑞河是一個眼光看得很遠的優秀企業家,他除了種茶制茶外,還以弘揚中華茶文化為己任,大力推廣茶文化,宣傳“中國國飲”。他認為,中國茶產業發展方興未艾,他的心願就是讓茶葉從日常生活的飲料提升為藝術這一高雅層次,弘揚中華民族茶文化,以茶會友,促進兩岸茶產業交流。同時,將中國茶推向世界,使它成為引領全球的和平飲料。
近年來,中國茶業發展迅速,茶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內涵得到不斷提升。但是,茶行業的人才卻短缺,這將制約中國茶產業進一步走向現代化和國際化。此前,海內外還都沒有茶專業的高等院校,于是天福集團決心填補這一空白。那麼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由臺資企業天福集團投資二億元人民幣創辦的全球第一所茶業高等院校——天福茶職業技術學院于今年9月正式開學,該學院屬全日制,規模暫定三千人,首批招生的專業有五個系,即茶葉經營系、茶葉應用系、茶藝文化系,以及與茶葉相關的旅遊系、園藝系,招生人數四百人。我們也了解到,天福茶職業學院的校址在閩南漳浦縣盤陀鎮,佔地一千二百畝。
林伯琪總經理介紹說,除了教學茶葉相關知識,天福學院將特別要求實務經驗與語文能力,努力培養新型茶業實用技術人才。另外,天福還會在學校內設立工廠供學生實習,也會優先錄取出色的畢業生,讓這所茶葉學院成為培養天仁及天福重要人才的搖籃。據了解,茶學院聘請著名茶學家、博士生導師 劉勤晉 教授任首屆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學 家陳宗懋 教授任名譽校長,海內外一批著名教授任校務委員。學院實行獎學金、助學金制度,就近有四百畝茶園與六家校辦茶業工廠作為實驗基地,為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優秀畢業生還可選拔到該集團海外分公司就業。因此,林伯琪總經理說,天福總裁 李瑞河 先生的夢想,就將茶學院打造成中國茶產業的“黃埔軍校”。
茶是中國的國飲,茶之性情、茶之精髓不僅在于它芳馨的味道,更在于它優雅而又深厚的文化品格。當嫩綠的芽葉悄然舒展開來,它也在奉獻自己的芬芳、默默地等待著人們的品嘗!我國是茶的原產地,由此衍生而出的歷史悠久的茶文化,也猶如一條無形的紐帶,把兩岸民眾的心靈牢固地係在一起、深扎于歷史與未來、任風雲變幻也無法撼動。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起始,數以百萬計的臺灣人紛紛越過海峽來到大陸探親、觀光、投資、創業,兩岸在經濟領域裏的交流合作形成了不可逆轉的時代新潮!多年的實踐證明,農業是海峽兩岸之間互補性很強、最具共識和合作基礎的行業。天福集團就是來自臺灣的 李瑞河 先生越過海峽在大陸創辦和發展起來的。
的確,不少臺灣同胞來大陸投資農業,他們大多數人的首選之地就是福建省。這是因為,閩臺兩地血緣相親,語言相同,氣候條件相近,風俗習慣相通。1993年, 李瑞河 先生西進大陸創辦天福集團,首先就在福建省開辟了自己在大陸的第一個茶園,設立了第一家茶莊。此後,天福集團在福建省打下根基,又開始向大陸各個地區擴展。
短短十幾年中,天福集團的事業已經擴展到整個大陸地區,它在大陸的創業歷程也給予人們真切的啟示,那就是,今日的輝煌正是緣 于李瑞河 先生當初毅然邁上了大陸這個大舞臺! 李瑞河 先生也多次講過:“我一定要到大陸來投資。大陸與臺灣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我的祖先就是福建漳浦人,這裏是我的祖籍地呀!
同時呢,在臺灣與大陸擁有天仁和天福集團企業、穩坐兩岸茶業龍頭位置的 李瑞河 先生,對兩岸加強經貿交往也充滿了期待。他曾經表示,臺灣只產烏龍茶,而且栽種及制茶成本過高,早已缺乏國際競爭力,天仁佔有臺灣烏龍茶八成的市場,對此是深有體會的。而大陸有綠茶、花茶、烏龍茶、普洱茶四大品類。只有開放大陸茶葉進口,與臺灣當地的茶葉混合,生產更多的茶葉產品,才能外銷國際市場。而且臺灣若開放大陸人赴臺觀光旅遊,每年以500萬人次計算,臺灣的茶葉就可望消費整年的50%,這不是大好事嗎?因此, 李 先生期望加強兩岸茶葉、茶人、茶文化的交流,創造雙贏的局面,共同為實現21世紀--中國茶的世紀作出貢獻。因此,談及天福總裁李瑞河的茶葉人生,天福觀光茶園有限公司林伯琪總經理說他是深有感觸。
我也了解到,與臺灣相比,大陸的茶業市場大得驚人。過去十年,大陸人均年茶葉消耗量增加一倍,而且對高價位茶品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未來十年,大陸國民經濟不斷成長,人均年茶葉消耗量將增加一倍以上,對茶品的需求十分巨大,這就是商機。天仁在臺灣經營50年,開設連鎖店63家;天福在大陸經營11年,開設連鎖店412家,業績喜人。 李 先生也提出了新的十年宏願:將直營連鎖店發展至一千家,另外發展合作連鎖店一千家、加盟連鎖店一千家,使天福分店達三千家,遍布海內外,進一步實現"根植福建,香傳全國,茗揚世界"的目標。
展望未來, 李 先生壯心不已,希望繼續續寫茶緣的新篇章。眼下,天福正實施名茶原產地設廠工程計劃,目前已動工或正準備建設的項目有:華安天福鐵觀音工廠、安溪天福鐵觀音工廠、浙江新昌天福龍井茶工廠、昆明天福普洱茶工廠、廈門翔安天福集團產品配送中心。天福新的十年藍圖是:將直營連鎖店發展至一千家,發展合作連鎖店一千家、加盟連鎖店一千家,使天福分店達三千家,遍布海內外,進一步實現“根植福建,香傳全國,茗揚世界”的目標。
如今,天福茗茶已在整個大陸地區東、南、西、北、中,處處扎根、萌芽、茁壯成長!作為兩岸知名的茶商, 李瑞河 先生曾多次表示,他將以他在兩岸茶業界的地位和影響,力促海峽兩岸把中國茶推向世界,把中國茶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發揚光大。
在採訪中,天福茶博物院接待部的 李淑惠 女士也告訴記者:以她的觀察來看,在商言商,臺灣有2300萬人的市場,大陸有13億這麼大的市場,基于做生意的考量,希望有所作為與發展的臺灣朋友也要趕快找商機,趕快打下基礎。
是啊,遼闊的市場,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廣袤的原野,廣闊天地在大陸。大陸也十分歡迎臺灣同胞來投資、創業、發展。天地高遠, 任 君翱翔!
當然啦,作為天福成長的見證人,林總說,天福員工都很有自豪感。他也歡迎大家關注天福茶學院開學。
據介紹,李瑞河先生現在是以漳浦為家,他說:不是我不愛臺灣,而是因為我更愛大陸。大陸是我的祖居地,也是茶的發祥地,我的事業在這裏!
對喝茶有獨特感悟的 李瑞河 先生說,“我愛喝茶,不只愛喝芳香甘醇的好茶,偶爾也喝喝味道苦澀的茶,細細體會苦後回甘的滋味。”他認為,人生如品茶,苦過方知甘甜,拼搏才有成功。正是由于他的頑強拼搏,他才把茶行開到祖國大陸,將“臺灣第一”變成“中國第一”,一步步將自己的心願變成了現實。
記者雅萍採訪手記
2007年7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