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普洱茶十大傑出人物談茶
記者在思茅市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遇到了被評為“2005全球普洱茶十大傑出人物”之一的臺灣普茶莊董事長石昆牧。他高興地說:“普洱茶是我喝過的最好一泡茶。喝茶就像抽煙一樣,抽習慣了好煙再回頭抽次一點的煙你就會很難受,普洱茶就是茶中最高境界,味最足。因為普洱茶浸出物總量在茶中最高,茶多酚含量也最高。”緣於對普洱茶的情有獨鍾,他就雲南普洱茶的現狀和未來走勢表示了獨到的見解。
臺灣人是怎麼認識普洱茶的
記者(以下簡稱“記”):作為一個臺灣人,你是怎麼喜歡上雲南普洱茶的?
石昆牧(以下簡稱“石”):6歲時我上學那年,我父親告訴我:“你可以喝茶了。”從那時起,我就與茶結緣,喝臺灣茶。
1986年我上大學一年級時,因為學的是運動醫學專業,要學營養學、植物學,就認識了茶葉。當時臺灣的茶葉受農藥、化肥污染已經很嚴重了,許多茶商開始到大陸的福建、廣東等地尋找品質好的茶葉,其中就有普洱茶。那時,我跟著臺灣著名的中醫師、大學教授、宗教界人士、氣功師學茶,知道他們都在喝雲南普洱茶。此外,臺灣政界、商界高層人士中,有一半在喝普洱茶,而當時普洱茶還不能從正式渠道進入臺灣。我當時只知道普洱茶包裝粗糙,看上去髒兮兮,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高級別的人喜歡?於是我就對它進行檢驗,才發現普洱茶確實是好東西,它的內質是所有茶葉中最好的,浸出物總量最高,茶多酚含量也最高,而茶多酚是被世界公認的抗癌物質。更進一步地瞭解普洱茶,是1999年我真正到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茶山的事。
沒有農殘對健康無害即是好茶
記:聽說你到過雲南的許多茶區,你認為雲南的普洱茶什麼地方的最好?
石:雲南大葉種茶從產地的緯度來說基本上是呈垂直分佈,從德宏、保山到臨滄、思茅、西雙版納等地都有,不好說哪里的好,只是一般來說有一個規律,即所謂的“北苦,南澀,東柔,西甘”,只要是雲南大葉種,用普洱茶工藝做出來的茶,都有自己的特點,只要沒有農殘、化肥和不良細菌,無害于人體健康,就是好茶。
價值不只是由年份來決定
記:面對普洱茶年份、茶種、品牌亂花迷眼的現狀,作為消費者應當怎樣做選擇?
石:一般人對幾款普洱茶之間的年份、品牌、樹種是喝不出差別來的。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喝10多元一餅的茶與喝上萬元一餅的茶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因此,你不必去追求普洱茶的年份有多久遠?是不是古樹茶?是不是名牌產品?而只要沒有農殘、化肥,有利於健康,適合自己的口感,自己能承受就好了。
至於年份,它是衡量普洱茶價值的一個指標,但普洱茶的價值不只是由年份來決定的。普洱茶的製作有很多環節,好的原料不一定能做出好的普洱茶。好的普洱茶要有好的原料、好的製作,還要有好的儲存,假若儲存不好,再好的茶也會成為“爛茶”。
古茶樹的更大價值是旅遊觀光
記:憑你對普洱茶產業情況的掌握,你認為普洱茶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石:一方面是業界的團結問題。大葉茶種是雲南獨有的茶種,但它的分佈是一個大的範圍,沒有必要去爭哪里是它的原產地。對古茶樹而言,除了它可以喝的使用價值外,更大的應該是它的旅遊觀光價值。武夷大紅袍1公斤可以賣到幾十萬元,還引來許多旅遊者,就因為它是野生的、原生態的古樹茶。但大家沒有注意到的是,它的祖源卻在雲南。雲南的古茶樹無可計數,每一棵古茶樹都是無價的珍寶。不要把眼光僅放在原產地的爭論上,如果每個有古茶樹的地方都把保護古茶樹、開發其旅遊資源重視起來,古茶樹的價值將會放大許多倍。
應及早出臺普洱茶相關標準
石:另一方面是對資訊整理、公開的問題。現在面對普洱茶熱銷的形勢,大多數廠家都在忙著做產品,賺錢,這本身沒有錯。但大家忽視了對普洱茶資料的挖掘和積累,比如一個樹種的茶,其發現年份有多種說法,在生產經營中就各自亂吹,讓消費者不知道聽誰的好,這是其中的一種表現。
另一種表現就是缺乏統一透明的生產工藝和標準,各廠家各自為政。什麼樣的氣候、品級,該怎麼做茶?沒有人去研究它。其實在保留傳統的同時,也可以做到用符合國際標準的工藝來做普洱茶的。對普洱茶的工藝及標準應當好好地研究,並用科學的方法固定下來。這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及早出臺相關標準,讓普洱茶有一個好的形象。
生態普洱茶與外省茶比價格不高
石:還有一個價格公開公平的問題。一餅茶賣多少錢是合理的,沒有一個透明的尺度,於是有人就以次充好,把新茶說成是老茶。但普洱茶的價格也不是由成本加利潤這樣簡單的公式就可以確定的,它有許多文化的東西,如果把普洱茶的文化挖掘出來,附加上厚重的文化含量,普洱茶的價格應該更高一些才合理。
因為在雲南這樣好的生態環境裏生長出來的普洱茶,與福建、浙江等地的茶相比,價格並不高,還有增長的空間。
文章來源:中國食品產業網
留言列表